范文(精选8篇)
主题班会的召开原则是:教育性、针对性、创造性、贴近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个好的主题班会的策划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
他,才华横溢,在古今文坛上有着盛誉,他喜爱明月,将自己的感情都倾注在那一轮明月之中,他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淡泊了身后的空名。他就是苏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2、通过背古诗、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苏轼,熟读苏轼的有名的诗词,并倡议学生从小起就熟背经典的唐诗宋词,陶冶情操。
活动组织者:中队委员会、中队辅导员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汇报人数
2、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3、唱队歌
4、中队长讲话。
5、活动开始
女: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
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男: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女: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
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男: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合: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
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
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
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苏轼(出场):嗨,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
生(齐声答):你是苏轼。
苏轼:(微微颔首)那你们了解我吗?
生(曹静之):我知道您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四川眉山人。
生(王嘉伟):您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生(丁锴):您与您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生(顾玥):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还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生(苗青):是您开拓了豪放词派。您的诗词豪放高亢、荡气回肠,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
生(施嘉森):您的文章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近人。
生(蔡裕涛):我还知道您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生(顾恒):您留下了很多传世的诗词和文章,还有书画。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迪。
苏轼:哦?你能够说说看吗?
生(顾恒):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顾家杰):(争先恐后地,我来)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夏心怡):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您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男:我们对您还有更多的了解呢!你听,有同学会朗诵您的诗词。(PPT2)
节目一:配乐朗诵并解说【和子由渑池怀旧】
生(沈琦琼):【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你真了不起,你能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了解吗?
生(沈琦琼):这当然难不倒我啦,苏爷爷您请听:题中的子由是您的弟弟苏辙的字。渑(miǎn免)池:今河南渑池县。您与弟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过了几年您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您弟弟作《怀渑池寄子瞻兄》,您便写了这首和诗。这首诗是您七律中的名篇。“
苏轼:(微笑着):“这位同学对我可真够了解的,老朽今天可真是长见识了。”
女:苏爷爷,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我们同学对可喜欢您的诗了,我们还会背诵你的好多诗句呢:
节目二:配乐朗诵多组七律诗(陈品洲、应梓怡小提琴配乐)
<冬景〉宋苏轼(赵依吉)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梅花》宋苏轼(顾玉婷)
南行渡关山,沙水清练练。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
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花影》宋苏轼(赵林琪)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中秋月》宋苏轼(颜宇轩)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许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橄榄》宋苏轼(黄君安)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女:我们同学不光会吟诗,还会作画呢!瞧,今儿就有同学根据您的诗作成了美丽的图画,请苏爷爷欣赏。
节目三:诗配画、书法展示
请书画组的同学根据作的诗配画向全班同学介绍。(4位同学)
节目四:诗句大考场
男:苏爷爷,我们同学都很喜欢你的诗词。不如,你来考考我们吧。
苏轼:此计妙也,那我来说上句,请你们接下句,如何?
生合:好主意,请苏爷爷出题!
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
生(陈晓群):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山高月小,
生(金敏杰):水落石出。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只,
生(马晟华):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惊起却回头,
生(:有恨无人省。
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
生(王文周):寂寞沙洲冷。
苏轼:枝上柳绵吹又少,
生(徐轶凡):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
生:银汉无声转玉盘。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检测题
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
生: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
生:应似飞鸿踏雪泥。
女:苏爷爷,你看我们同学掌握得怎么样啊?
苏轼:(捋捋胡须):恩,不错不错。不过我再考考我们同学,听说我们同学在语文课上刚学了太白前辈的《望庐山瀑布》?
生齐声:不错。齐诵。
苏轼:那有那位同学知道我哪一首古诗也是描写庐山佳境的吗?
生争先恐后(赵子溢):苏爷爷,这可难不倒我们。是您的《题西林壁》。背诵。
苏爷爷:看来还真是难不倒我们三(3)班的同学呀,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第二篇章品味东坡,领略诗情
男:苏爷爷,听说您小时候和弟弟苏辙常常以对对子为乐趣,相互切磋。我们资料组的同学还搜集到了您小时候和您的弟弟的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节目五:看录像短片媒体播放《中华勤学故事》
女:“发奋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说得多好呀,我们也要向苏爷爷您学习,从小开始立志,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男:苏爷爷,传说中您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你们两个全都博学多才,见面儿就研究诗。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呢!请听短剧《苏轼兄妹联句》。
节目六:短剧《苏轼兄妹联句》
旁白生(赵林琪):话说才子苏东坡长得这模样儿是大连鬓胡子,大长脸。(出场)这苏小妹呀,长得也并不难看,就是眼窝儿略深,有点儿往里眍。眼窝儿往里一眍,就显着前额骨突出啦。(出场)前额骨突出可就有名称啦(用手拍前额),说句现在的通用语吧,叫什么呢?叫——奔儿头!用我们常熟话讲叫——“突额铬头”嗐!有一天哪,兄妹俩坐在一块儿谈诗论文。
苏小妹(熊承琳)说啦:“有这么两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您看中间嵌入何字作‘腰’为好呢?”
旁白生1:古代诗人对诗句特别讲究,精心锤炼,反复推敲,要求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苏东坡(王梓德)一听挺高兴:(作窃喜状,口中低语)嘿嘿,这苏小妹素常倚仗才学好,性情高傲,想不到也低声下气求教来了。(稍加思索)就说:“‘轻风细柳’中间可以加个摇动的“摇”字;“淡月梅花”中间可以加人映照的“映”字。那么这两句可以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把头一晃,说:“再思!“(旁白:“让我再想想。”)
苏东坡一听:“噢,这俩字儿不好。那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稳’梅花,怎么样?”
承包土地合同必须按手印吗
苏小妹把手一摆,说:“欠妥!”旁白:“又不行!”
苏东坡:(皱眉苦思状)“轻风‘吹’细柳,淡月‘看’梅花。如何?”
苏小妹把眉一扬,说:“太俗!”
苏东坡心想:(低语)嗬!怎么这么费劲哪?就说:“依小妹之见呢?”
苏小妹说:“最好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湖花。兄长您看如何?”
苏东坡仔细一琢磨:(作沉思状,低语)“轻风跟人一样,小心地“扶”着那细细的柳条儿;淡月失梅花,月色淡淡,照得梅花似有若无,这是月色朦胧之美。好!”
苏东坡赶紧站起来给苏小妹作了一个揖,说:“贤妹才思敏捷,愚兄不及也。”
旁白生:那意思是你填上这俩字儿作腰,来得真快呀,佩服佩服。
哪儿知道苏小妹噗哧儿乐啦(扑哧一笑,说):“此乃宿构,聊以相试耳。”
旁白生:就是说,昨天晚上我就编好啦,今儿特地来憋憋你!
苏东坡心说:(低声语):“嘿!你早就想好词儿啦成心来考我!”抬头一看他妹妹这深眼窝儿……一琢磨(低语):嗯,跟她开个玩笑,就说:“小妹,我想做一首七言绝句,刚有两句,你给续上两句如何?”
苏小妹(微微笑说):“兄长请讲。”
苏东坡说:“数次试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一听:怎么着?说上我这深眼窝儿啦!我没招你呀,咱们不是在一块儿研究诗句的腰字儿吗?你做哥哥的填不出好字来,就讽刺我这深眼窝呀?你怎么不说说你那大连鬓胡子呀!好,我给你也来两句。就说:“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须内有声传。”
旁白生:那意思是:看看你自己吧,那大胡子长得都找不着嘴啦!嘿,她倒不吃亏儿!
苏东坡又说了两句:“迈出房门将半步,额头已然至庭前。”
旁白生:那意思是说苏小妹刚迈出房门半步,那奔儿头已经到了前院啦!这奔儿头是够大的啦!
苏小妹一听:嗬,又冲我这奔儿头来劲啦。行,我再回你两句。“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朝方流到腮边。”
旁白生:就是说苏东坡呀,去年从眼睛里流出一滴眼泪,整流了一年才到腮帮上!哎,这脸也太长啦!
苏轼:哟,连这个故事你们也知道呀,纯属打趣。不过,这也告诉我们同学,古诗文的谦辞用句都是很精当的,我们写作文时也得反复琢磨呀!
第三篇章探诗索韵,古韵今声
小组多种形式朗诵【浣溪沙】
女:谢谢苏爷爷的告诫,我们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注意。苏爷爷,我们不光会背你的诗,我们还会吟诵你的词呢,请欣赏吟诵组的同学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浣溪沙】。(姚茗洁、顾玉婷、汤辰昱、薛一凡、颜宇轩、王梓德、赵星渝、陈品舟、马晟华)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男:【浣溪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您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您这种坦荡乐观、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生3:苏爷爷我还知道您的另外一首【浣溪沙】,我来背给你听。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嗯,三(3)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
女: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特别是您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是您下放黄州时所作,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您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不成想正是这首词竟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的先河。
吟诵《念奴娇。赤壁怀古》(男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我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请听诗朗诵《定风波》。
朗诵《定风波》(赵林琪、高雨纯、黄君安、赵星渝、汤辰昱、应梓怡、吴诗怡、浦菲妍、王菲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男:您在密州写的《江神子密州出猎》,表现了您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朗诵《江神子密州出猎》(顾羽昕、夏心怡、俞嘉程、凌旻杰、王梓德、朱超涵、陈品舟、杨洋、高雪虞、李梓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女:苏爷爷不因宦海沉浮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将生活的起落当作人生的教科书,把宦海的沉浮看成作业与考试来完成。由此,他永远以一颗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永远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
男:一七零六年,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明月几时有》。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播放音乐)
苏轼:当时我贬官密州,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我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就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请听歌曲演唱《明月几时有》
女:同学们,人生之路漫漫,面对厄运,我们更要学习苏东坡的(齐说,课件出示):潇洒飘逸、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男: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中队涌出了好多小诗人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好吗?
《古韵今声》小诗人作品展示
女:中华古诗文浩若烟海
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
合:让我们多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
女:今天的活动就到此结束。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安全知识作文500字左右六年级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护理顶岗实习报告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篇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来欣赏咏月诗词。
2、联想《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
3、体味《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预习
导语:今天,我们走进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使人想起团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中秋享受团圆的幸福,于是在众多的中秋咏月诗词中,总是离不开伤感的情调。那么宋代文学家苏轼他又是如何面对离别的惆怅的呢,为什么他的这首词称得上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呢?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会找到答案。
1、搜集咏月诗词「不少于三句」。
2、注音:
阙「 」乘「 」琼「 」不胜「 」转「 」绮「 」 婵娟「 」
3、用“/”划分朗读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解释:
达旦: 兼怀: 几时: 把酒:
宫阙: 何年: 乘: 归去:
琼楼玉宇: 胜: 不胜:
抽奖环节主持词怎样配合
弄: 何似: 朱阁:
绮: 绮户: 无眠:
不应: 恨: 何事: 全:
婵娟: 共婵娟:
5、翻译全文:
6、了解作者:苏轼,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 派的代表,如 。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7、查阅资料,收集本词创作背景:
8、熟知内容:
①全词的感情基调是 ,中心句是 , 。
②概括词上下阕意思: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互动探究
㈠、一读课文,字正腔圆,读准字音。「预习2」
㈡、二读课文,有板有眼,读对节奏。「预习3」
㈢、三读课文,咬文嚼字,读懂词意。「预习4、5」
订正、笔记栏
㈣、四读课文,有情有味,读透词境。「预习7、8」
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预习8②」
2、上阕开头四句反映了词人对 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联系预习7写作背景」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反映了他 的心理。为什么?
4、矛盾最终结果是 。从“ , 。”两句可以看出。
5、下阕是 引起“离人”的无眠。作者想通了“ , ” 是自然和人生的规律,自古皆然,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既然离别不可避免,词人最终表现出了 的心态。「联系预习8①」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联系预习8①」
7、朗诵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发挥联想和想象,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小结收获: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将怎样面对?
五、课堂作业:
1、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六、课后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结语: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不幸,但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理性的绷带包扎感情的伤口,我们人生便会少几分痛苦,多几分快乐,少一些无奈,多一些智慧,少一点愁肠百结,多一点豁然开朗!
篇4
一、 教材依据
本课依托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必修4,进行了新的教材生成,即课外选取了苏轼黄州期间的五首词作《卜算子》《西江月》《临江仙》《满庭芳》《水调歌头》作为教学材料,连同教材中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共同完成对苏轼黄州贬官期间文学创作、思想变化及其人生态度的探究。
二、 设计思想
1、 指导思想:
旨在将新课程理念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理念向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
2、 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研究,注重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将本课设计定位为研究性专题课,借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相互合作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借以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成果架设桥梁。
3、 教材分析:
教材原有篇目《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是苏轼诗词中的代表,集中体现了苏轼豪放词作的风格及其旷达豪迈的人生态度。但是,由于教材篇目所限,学生对于苏轼的创作与思想,认识尚且零散、肤浅,缺乏深入系统的把握。依托教材而发展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可以弥补原有的不足,丰富学生的认识,并成为探究苏轼黄州不同阶段思想变化、心路历程的依据。
4、 学情分析:
步入高中阶段,课程的信息容量、思想深度及探索难度都要求较从前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对于苏轼作品的教学具有更进一步的梯度。尤其高一学生,刚刚走进高中,刚刚接触新课程改革,要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就必须既抓好切入的契机,找准恰当的角度,又得把握住合适的深度与难度。与此同时,还需要采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手段。本课正是在落实新课标教学思想的同时,针对高一学生的学习现状所设计的研究性专题课。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丰富对于苏轼文学创作、思想变化及其人生态度的认识。
2、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他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搜集与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
阅读与寻找、收集与整理、表达与交流、评价与总结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把握苏轼黄州期间作品流露的情感态度,了解其心路历程。
2、引导学生在逆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ppt.,融文字、图片、音频于一炉,充分优化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点:赏析苏轼黄州期间的作品,了解苏轼的心路历程,把握其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情感态度。
五、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资源收集 用苏轼、余光中的诗歌《自题金山画像》《寻李白》评价苏轼一生,图片《古城黄州》引领课题,教材以外苏轼黄州期间的五首诗词作为鉴赏材料,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对联作为小结,傅雷语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及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收束。
课件制作 在上述资源的基础上,以原创为性质,以教学各环节要点为对象,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丰富课堂、优化效果为宗旨,制作多媒体ppt.课件。
活动准备 1、分析学情,布置预习,指导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讨论等。
2、分析教材,确立课型,设置目标,构建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等。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投影,导入课堂:
1、由苏轼的诗歌《自题金山画像》引领,对他的一生做出概括。
2、由余光中的《寻李白》引领,对苏轼的成就作以评价。
3、黄州与苏轼。
无论失意的一生还是丰盈的一生,我们都不能不提到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黄州,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荒草凄凄、鸦鹊翔集的小地方,然而,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州,寻访苏轼当年的足迹。
板书:黄州●苏轼
出示投影:
探究要点:赏析苏轼黄州期间的作品,了解苏轼的心路历程,把握他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情感态度。
(二)、品评作品,解读苏轼:
1、回顾苏轼作品,品评东坡印象。
出示投影:环节一:作品之精神气质篇
精神气质:诗意理想的苏轼,清醒现实的苏轼。
多愁善感的苏轼,豪迈旷达的苏轼。
2、梳理苏轼人生,探寻心路历程。
出示投影:环节二:人生之情感态度篇
1、明确:初到黄州——苦闷自伤缥缈孤鸿影(投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作品筛选出典型代表并加以解说评点。(《卜算子》《西江月》)
2、明确:黄州中期——平和淡泊江海度余生(投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作品筛选出典型代表并加以解说评点。(《临江仙》《满庭芳》)
3、明确:黄州后期——豪放旷达烟雨任平生(投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作品筛选出典型代表并加以解说评点。(《定风波》《水调歌头》)
4、小结:由初到黄州的苦闷自伤,到黄州中期的平和淡泊,最后变为豪迈旷达,苏轼完成了心灵的蜕变和精神的升华,以超然、淡定、豪迈、放达,给人们展示出一个永远朗笑着吟啸徐行的可敬的东坡居士。
(三)分析比较探究,把握苏轼的旷达。
1、比较李白、杜甫、辛弃疾的人生态度。
2、明确与把握苏轼的旷达。
3、小结: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有一副对联:荣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边云卷云舒。这是对苏轼旷达的最好诠释:一种淡泊与悠远,一种豁达与平和,一种洒脱与从容。
(三)、个性解读,思维训练:
1、设问:
在余秋雨眼中,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亲切、最高贵、最有魅力的文人,我们前面的研讨印证了这一点。那么,在座的同学是不是都认同他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呢?对苏轼,我们有没有新的、别样的看法?
2、引导学生作逆向思维,以《定风波》为例,说说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3、教师归纳,引入人生观教育。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自己的事,只要热爱生活,一方静夜的星空,也能读出缠绵的诗意。但是,更绚丽的人生则告诉我们: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语)
(四)、总结收束,思索感悟。
结束语:
黄州虽然是这位巨人政治生涯的低谷,却也成为苏轼文学的圣地、东坡精神的丰碑。经历了反思、成熟和超脱三个阶段的变化,在黄州这样一个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轼抚平了青年时代的激情和傲气,驱散了乌台诗案的阴云与瘴气,达到了他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
人事代谢,宦海沉浮,苏轼把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上的这座小城,随着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发出他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东坡的精神和人格也如滔滔江水在时间的长河中奔腾不息。
让我们随着这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感受来自他的旷达与豪迈,沛然与不朽。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请结合这节课探讨的内容,自选题目,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参考角度:1、一蓑烟雨任平生——我看苏轼与黄州作品。2、苏轼的黄州心态之我见。3、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黄州
(附)板书设计:黄州苏轼
前期——苦闷自伤(缥缈孤鸿影)
中期——平和淡泊(江海寄余生)
后期——豪迈旷达(烟雨任平生)
附件:
课外选编的黄州五年苏轼不同思想阶段的作品
1、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080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 西江月中秋(1080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3、满庭芳(1082年)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4、临江仙夜归临皋(1082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5、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084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八、教学反思:
「略」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苏轼的《水龙吟》。
2、了解苏轼生平、作品以及他的“豪放词”。
3、品味文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涵并背诵本词。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盘点:
1、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关于宋词你了解多少?(从流派上)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特点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雄,气势豪纵,成就颇高。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特点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清新绮丽之美。内容比较窄狭,主要侧重儿女风情。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qí)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2、我们学过的宋词你还记得哪些?
3、我所知道的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魅力。他的词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绘画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官阶)检校水部员外郎(加号)。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在工作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也无人惜从教(使)坠,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愁思)
萦(缠绕)损柔肠,困酣(困倦极了),娇眼(以女子的娇眼比拟柳叶)
落红(花)难缀(连缀)
2、苏词的题目中提到一个人名,与下一首词有什么联系?
苏轼的这首词是用章楶原作的韵并且依照原韵的次序填写的。(见课下注解)
附章质夫《水龙吟》: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译文: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苏轼词的大体意思。
上阕:人们说她是花,她终究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随她飘落。她依傍着道路,抛别了故家。人们说她无情,细细思量,情思绵长的不正是她!那轻盈的身姿回旋转侧,宛如美人愁断的寸寸柔肠,又如困倦的娇眼欲开还闭。她的梦魂,随风万里,苦苦寻觅梦中的情郎,却无端又被,莺啼惊醒。下阕:我原本不恨杨花飞尽,只恨西园落红满地,愁苦花事就此消歇。清晨,宿雨初停,只见满池细碎的浮萍,哪里还有杨花的踪迹?我不禁暗暗疑心哎!春色原只剩三分了,二分昨夜已零落尘土,一分如今又跟随流水。怎不让人怅然若失!我寻寻觅觅、细细察量,忽然间开始明白了,那飞坠的哪里是杨花,漂浮的又哪里是浮萍!一夜宿雨,飞絮化成萍,那千点万点,全都是离人的眼泪啊!
三、词作赏析:
(一)自主学习:
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简易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品读诗句,说说你喜欢的句子以及喜欢的理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一个“惜”字,是全篇之“眼”。“无人惜”,反衬作者独“惜”,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又因为她“似花”,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所以杨花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她的愁思。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为什么说杨花满怀愁思呢?请看下面六句。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后片写杨花的归宿,先把意思推开一层,说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杨花飞尽,而且落红满地,一春花事已了。 “不恨”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恨的意思。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此几句写杨花的归宿。寻一寻杨花的遗踪,只见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来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杨花委于尘土(二分尘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运正与梦郎不得的思妇一样凄凉。
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家傍路”相呼应;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萍碎”相应。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2、春色何以分成几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即使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复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随着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复返了。“惜”柳絮,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
四、拓展提升:
苏轼和章楶的两首词都是描写杨花的,相较而言你觉得哪一首在描摹事物方面的技巧更胜一筹?(找出直接描写杨花的句子)
章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下阕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人情。
苏轼的和韵之作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上阙侧重写芳华幽独之悲,下阙侧重写惜春伤逝之感。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对于章词原作和苏轼和作的高下,朱弁认为章词能曲尽杨花妙处,故章词好;张炎认为苏词直是言情,非复咏物,是借咏物来抒情,故苏词好;许昂霄则以为二词各有千秋,各胜擅场。章词从各个方面来写杨花,开头写春末飘杨花;次写杨花飞到各处,飞到青林、深院、珠帘,粘上春衣、绣床;看到蜂儿、鱼儿,和在楼头远望的女子,写得很细腻。就描绘杨花说,做到了曲尽其妙。苏词在写杨花,也在写人。苏词就咏物说,写杨花很有情似的,所以随着梦境去万里寻郎,最后化为浮萍,成为离人泪,所以是很细致的咏物。就写人说,苏词描写思妇愁情,梦里寻郎既不成,春又无法留住,写出思妇的愁苦,是很好的抒情词。苏词能在曲尽事物。
五、再读本词,体悟词作之美。
篇6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词作 描写 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 形象的动作描写 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狂 豪放派
3、婉约派 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 细节描写 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此时无声胜有声 移情入景 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优化探究》相关练习。
走近苏轼主题班会的主持稿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风格、作品及词人生平经历;学习词的基本知识;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2、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充分发挥想象在阅读诗词的作用;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3、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在感悟中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学生准备,教师引导
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3、作品导读:《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写作者在乡间的所遇所感,上片写初夏的田园风光,下片写主人公的感受和行踪。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作品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二、学生吟诵,教师引导。
浣溪沙 ·苏东坡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三、学生体验,指导赏析
【赏析一】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赏析二】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赏析三】
此词为作者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作品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作者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这时候,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叫卖黄瓜。作者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四、学生品味,指导改写
1、我独自漫步在枣花铺满了乡间的道路,一阵清风徐来,吹起地上的花瓣,也吹落满树的枣花,枣花扑簌簌地落在我的衣服和头巾上,我听到了轻微的落花声。整个村庄飘散着甜腻的气息,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我陶醉了!不知走了多少路,觉得自己真的喝醉了,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加上太阳照耀在我的身上,火辣辣的,现在的我,只希望有碗水喝解解渴。我进入了一个山村,我在满村“吱吱扭扭”的抽丝缫车声响中,我听见有人吆喝卖黄瓜的声音。我来到一户农家前,试着敲门去讨碗水。在敲门时,我隐约看见,远处飘逸的柳树下,正有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农民在卖黄瓜。
2、长途跋涉,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衣服上感到什么落在身上,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朵朵枣花落在了衣巾上,好似为这一件衣服增加艳丽的色彩。在这村庄的路上走啊,听,两旁的屋子中传来了“沙沙”的缫车缫丝声音。不,不仅是两旁,沿着路上一直走过,到处响遍了缫车的响声。看,远方的那一棵古老的柳树,真想去感受一下历史的苍桑。咦,这儿已经有一个人了,那装在篮子里清爽的黄瓜正打算卖给路人,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刚刚喝完了好多酒,感到晕晕乎乎的,两个眼皮上下吸引,真想闭上眼睛大睡一觉。我抬头望着高高的太阳,似乎奇怪地变成了好多太阳,一起将我喝水的欲望又上升一级。噢,天哪,我竟然离村庄越来越远,干渴的嘴巴到那里去寻找水。瞧,小路的两边,有好多百姓们在弯着腰辛勤劳作。汗水像下雨一样不停往下流,而脸上露出的是喜雨的微笑。看那有一户人家。该吃饭了,可烟囱里并没有溢出饭菜的香味,莫非都下地干活了么?我真是太渴了,去看看有没有人在家。我走了过去,轻轻地敲响了门……
3、你看,枣花仿佛迫不及待的簌簌落下,像花瓣似的,不一会,衣巾上沾满了枣花,美极了。村南村北,想起了什么声音。如此悦耳动听,哦!原来是缫车飞快的转动的声音,飞快转动的缫车如一个失了控的转盘。
我走在路上,那一片片绿意在大地上覆盖着,像一件华丽的翠衣,一派凉意。农民在田地中来回穿梭,只见一顶顶斗笠在穿梭。 一棵古老的柳树下,一位农民穿着粗布衣,正卖着一条条黄瓜,那黄瓜一排排整整齐齐,个个肥身材,黄瓜上还顶着一个下黄帽呢!人们围着那颗古老的柳树挑着入口爽脆的黄瓜,不一会置剩下半筐了。我不禁高兴的喝几口酒,酒后,双眼开始打起架来,路还有那么长,现在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空中,喝完酒后,觉的嘴渴得裂了条缝似的,难受极了。不意间,想喝口茶。前面有一间农舍,我犹豫地走到农舍前。正直丰收年,人们都到乡间劳作去了,这家可否有人呢?我太渴了,于是,我决定试着敲敲门,但愿里面有人在。
4、徐州的大路上,匆匆行走着一位身着便装的官员,他就是苏轼。刚到这里作知州不久,这里就发生了春旱,他十分着急,多方祈祷后终于下了雨,现在他就城东谢神去!他正赶路时,突然听到了簌簌的声音,原来是枣花轻柔地落在他的衣服和头巾上。这说明春旱终于解除了呢,今年枣子一定丰收。苏轼一笑,不禁放慢了脚步,放松了心境,这才听到耳畔传来“吱吱呀呀”的缫丝车声,他侧耳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继续赶路吧,看见一位披着粗麻衣服的农民坐在古老柳树的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此时行人并不多,卖主也并没有大声叫卖,只是斜依着柳树小憩。大概是中午喝了点小酒,苏轼不由感到了阵阵困意袭来。天气炽热,二十里的路程显得是那样漫长,无法午睡也罢了,偏偏日头正晒,他渐渐越来越感干渴难耐,此时他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一杯清茶,哪怕一碗井水也好!既醒酒,又解渴,还能提神解乏。那就向附近的人家讨口茶来喝吧。可是郊外的人家稀少,走了好一会才遇到一山间的农家院落。于是他抱着希望上前敲门,心情却忐忑不安:正值农忙时节,不知主人是否在家呢?终于,有老妪来应门了,他用谦和的语气请求。接过百姓双手捧上的一碗清凉的井水,这位太守一饮而尽,困倦、渴望顷刻间变成了喜悦与满足,使他精神一振。接着,这个热爱百姓、为民谢雨的知州又重振精神上路了。
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让学生学习阅读与欣赏词的基本方法,了解吟诵、理解、品味、联想、反思是欣赏词的基本过程。
走近苏轼主题班会的主持稿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6、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余阕,文四千余篇。苏轼如同一块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绘画”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东坡肉)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常识,成为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他在政治中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话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到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捕下狱,受尽严弄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弄。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苏轼住在黄州东城,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气度。)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解题,初读,放录音。
(1)解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目的还在于“写今”。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
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
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放录音,朗读提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示:“东去、千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多少”写奇景,重读动词、喻体,音调高,语速稍快。“大江、浪淘尽、风流人物、江山、一时、豪杰。”写壮景发慨叹,语调较高,语速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叙述,语调平缓。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提示: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
(4)补充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是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大江东去:介词,向东
淘:淘洗
风流:英俊潇洒,事业有成
穿空:向上,刺破青天
拍:击,打
英发:卓越不凡,英姿勃发
灰飞烟灭:像……(灰,烟)一样
多情应笑我:倒装,应笑我多情
尊:通樽装酒的器皿
2、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4)小结全篇。
5、五读“找规律,寻方法”
(1)怀古诗常见情感:借历史古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寄寓忧国伤时的情怀,感慨昔盛今衰的兴替。
(2)怀古诗常见结构及手法: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抒己志
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借古讽今
(3)鉴赏思路:
读懂注解,弄清历史背景(作者“怀”什么“古”)
知人论世,领会作者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深入分析,体悟作者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总体把握,分析艺术手法(对比、虚实结合、借古讽今)
6.《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比较阅读《雨霖铃》与《念奴娇》
(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定风波>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即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2、朗读并试背诵全词,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理解词意。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轻逸,洒脱,从这句就能看出作者的心情极好,又是雨中漫步树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显示出了作者期望缓步慢行的心态,仿佛不想迅速离开,又好像还有某种思念和想法在心头。“谁怕?”作者怕什么呢?从后句可以看出是怕雨水打湿了衣服,但是作者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就是有雨衣,“蓑”就是雨衣的意思,我有雨衣在身这一生又何怕这朦朦细雨呢?这一句好像是在说作者的身世,作者一生不得志,却从不气馁,大有“何怕浊烟迷人眼,我有正气存人间”之势!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句交代了作者喝过酒,有些微醉。而且交代了时间--春天,依我看好像是在一个春天的早上,早上的春风会比较冷,从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可以看出树上已经有叶子了,又是下雨,应是清明前后了。(这是我自己推断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初春会比较干旱,所以有“春水贵如油”一说,但是清明前后会雨量充沛,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诗,而且清明前后的雨就是纷纷小雨。所以这首词描绘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明前后的一个下着毛毛细雨的清晨。作者微醉却被夹着凉意的春风吹醒,发现太阳已经从山后升到山头斜照着欢迎他了。此处就是雨过天晴了。从这句“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迎”字也可以理解出是在早晨。早晨都是太阳相迎,而黄昏则是日落相送。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就不难理解了,“回首向来萧瑟处”说明作者已经走出了竹林,开始回家了。“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说这天气是正好了,细雨刚过太阳初生,正好赶路。但是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平淡,道出了作者想实现自己理想却不得志的内层含义。
4、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阅读探讨,深入探究。
⑴整体感知:
上片:风雨中,我自踏雨吟啸,怡然自乐。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一片云淡风清。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⑵阅读思考:
①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②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③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④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⑤你认为上下片的重点句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关键句)
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镇定从容,洒脱旷达。
下片: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⑥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超凡脱俗)
⑦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手法)
一语双关:自然风雨--人生风雨
以小见大:生活小事--人生哲理
人生态度:旷达超脱
五、再次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感情。
六、归纳小结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苏轼自是有“兼济天下”的雄才大略,然而在政治生活中却屡屡受挫。是什么让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是什么让他依然能微笑面对生活?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之相比是不是微不足道?虽然隐居江湖并非他的本意,但是他能够勇敢的接受现实,并且乐观快乐的生活。这种旷达的胸襟足以让我们受用。(多媒体展示)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
七、作业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境界的能有几人?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是否还能做到洒脱,是否还可以且行且歌?学完苏轼的《定风波》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400字的心得体会。
2、背诵《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